语言多样性是语言人权得以存在的氧气

(书评)

刘海涛

Skutnabb-Kangas, Tove (2000). Linguistic genocide in education - or worldwide diversity and human rights? Mahwah, NJ & London, UK: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xxxiii+785 pp. ISBN 0-8058-3468-0.

Review in Esperanto - Recenzo en Esperanto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 Salikoko Mufwene 在自己一篇有关语言生态学的论文中的第一句话就是:“The 1990s will undoubtedly be remembered in the history of linguistics as the period during which awareness of language endangerment and death increased among linguists. It will also be remembered by the kinds of concerns expressed over this state of affairs; chief among these is linguists's primary focus on loss of diversity”(1998) 如果我们考察一下现有的有关“语言生态学”或“生态语言学”的论著,就会发现这些作者来自欧洲、澳州、美洲和世界的其他部分。换言之,以语言多样性为其核心的语言生态观,正在日益引起语言学家的重视。因为语言实在不是语言学家的事情,如果语言不再存在,那么危及的将不仅仅是语言学家,而是整个人类。为此当这本厚达八百页的专著摆在我的面前时,我首先感到的是一种沉重。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我认为本书是目前可有的关于语言多样性、语言人权、语言生态学等领域最详尽、最丰富、最令人深思的一本著作,鉴于我国学者目前对此问题的忽视,我们认为有必要在第一时间向大家介绍这本极有意义的著作。

Tove Skutnabb-Kangas 博士为丹麦 Roskilde 大学研究人员,多年来她的主要研究领域就是语言人权何语言多样性问题,现已发表多本学术专著和几百篇论文。她和她的丈夫 Robert Phillipson 是目前这一领域影响最大的学者,后者的专著“语言帝国主义”同样是这一领域的主要著作。

翻开本书,您会发现许多格式、大小不一的文字框。从外观上看,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第一个是‘厚’)。算下了,本书采用了五种不同形式的文字框:定义框(Definition)、地址框(Address)、读者作业框(reader Task)、信息框(Info)和插入框(Insert)。由于对于许多读者而言,本书所涉及的概念是新的,为此不难理解‘定义框’的作用,通过定义框定义的概念一般均为核心概念,有记劳之必要;地址框的设立是本书的优点之一,通过此框,作者给出了许多普通邮件和电子邮件地址,互联网主页地址,这些地址对于读者进一步了解有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和与相关人员的交流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读者作业框提出的问题,有助于读者将自己的经验与本书所讲的问题联系在一起,这对于主题的理解无疑是有帮助的;‘信息’框和‘插入’框分别用来放置相关的定量或定性‘数据’,这些数字、事实、法律条文、个人经验等对于完整理解正文所述的概念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总之,通过这些形式、内容各异的文字框。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书的内容,同时也为进一步的研究开辟了发展路径。

我们可从本书的标题中提取出来以下几个词语:语言、种族灭绝、教育、世界范围、多样性、人权。正是这些词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本书要处理的主题。作者自己是这样描述本书的:“今天,某些语言正在被杀害,语言的多样性正以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在消亡,相比而言其消亡的速度要大大快于生物多样性消亡的速度。本书从揭露世界语言‘健康’状况的现实出发,分析了它们在将来几代人之后的前景。我们的结论是前途一片黑暗,如果任其发展,在随后的100年里,我们将消灭世界(口头)语言的百分之九十”(p. ix)。如果社会的发展是以某些语言的消亡为代价的,如果我们相信某些人所说的语言消亡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我们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如果我们同意这种说法,那么本书似乎没有存在的必要。生物的多样性是我们这个星球的基本特征之一,人们应该和周围的生物圈和平共处,应该保护我们周围的植物、动物,这一点似乎已经不再有什么异议了。然而,人类与其他生物相比,他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文化。我们不可能想象一个没有没有语言、没有文化的世界和地球。生物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同样都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正如,本书用大量事实证明了一个基本事实:当一种多样性丰富之时(地),另一种多样性也随之丰富,反之亦然。换句话说,生物多样性和语言(文化)多样性呈一种因果关系。如果是这样,我们可能不会对此问题再置若罔闻、等闲视之。

由于本书篇幅巨大,内容丰厚。我们以下的介绍只能是走马观花,对于某些笔者了解较多的领域可能多说两句。好在您不难从作者的互联网主页上看到本书的详细目录:http://babel.ruc.dk/~tovesku/newbook.htm

在第一章中,作者首先讨论了“什么是语言?”等基本问题,从许多事例中,我们会发现语言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人们很难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方针和指标来判定‘语言是什么?’。接下来,作者引用了许多资料来说明目前世界语言的状况。所有这些数据,为我们精确地理解语言问题奠定了一个量化的基础。为了便于随后的讨论,作者给出了有关“受到威胁”(或濒危)以及“安全”语言的定义,判断一种语言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可以从‘代际传授’和目前具有的使用者人数来衡量。

题为“生物多样性和语言及文化多样性之间的联系”的第二章,主要议题就是探索二者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这里作者不但探讨了语言、文化多样性的问题,而且也给出了许多生物多样性的资料。这些资料,对于读者理解生态学的一般问题,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本章的这许多数据和资料,证明了二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例如从表 2.3 中,我们就可以隐约发现这种有趣的现象。

“母语、文化、民族和自决权”是第三章讨论的焦点,母语是区别人类特征(身份)的符号。如此说来,语言的功能就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它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语言的消亡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文化的灭绝。说道这里,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古老的问题,“语言的多样性’对于人类到底是‘福’还是‘祸’?Mattusch, 曾以此为题写过一本专著(1999)。结论是语言的多样性,作为人类的基本特征,有它存在的理由。我们在评述他的著作时,曾经说过,从人类文化的多元性来看,语言的多元性对于人类是一种‘福’,正是因为多样性的存在,人类才能生活在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里。然而,从易于交流的角度看,语言的多样性无疑不利于人类的相互交流,它是一种‘祸’(按照‘圣经’的说法,语言多样性是对于人类的惩罚)。也许语言生态学的倡导者只有寻找到一种能够保护语言的多样性,同时又能解决多语性所带来的交流障碍问题的方法,才能真正满足人类的需要。如果没有解决的办法,而一味地谈生态保护问题,那只是一种空洞的东西。Mattusch 在自己的书中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他的具有理性的解决办法,并没有在语言学家中引起重视。现在我们来看看,本书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一矛盾的。在破除了有关人类‘单语性’的一个神话之后,作者肯定了多语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但是,在没有一种令人信服的解决办法之前,我们认为一切理论的争论都过于苍白。作者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于是她采用了Mattusch书中的办法,引入‘中立’的国际计划语言 Esperanto! 应该说明的是,采用简单易学(用)的‘中立’语言作为跨语交际的工具,这一思想本身已由来已久。在语言学中也已有一门专门研究这一问题的分支学科 -- 国际语学。但是在语言生态学的研究专著中,计划语言作为一种正面角色出现,这还是第一次。事实本身可能并不足为奇,因为任何人按照理性的推理,最后得出的结论一般并无二致。本书作者在列举了有资格担纲多文化、多国环境下,交际语言应该满足的几项指标(平等性、文化语言多语性、非歧视、民主和有效性)后认为:毫无疑问,英语满足不了这些指标。但是世界语(Esperanto)可以。世界语是一种具有增值作用的语言。任何忽视和偏见可能会排除有用的解决方法(p. 284)。

国家行为是影响语言生态环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第五章详细分析、讨论了这一方面的内容。将国家对于(少数民族的)语言态度分为五大类,这种分类有助于分析、理解某种语言的地位。对于语言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问题,也用一定的篇幅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在对待语言死亡的问题上,可以将国家的态度和方法分为两大类。其一是语言谋杀/语言帝国主义,其二是语言死亡/自由主义式的现代化,表 5.3 对此进行了多视角的比较。

全球化、权力以及控制交织在一起,使得语言生态问题更加复杂。第六章分析、讨论了这一方面的问题,作者甚至引用了金融大颚索罗斯有关‘资本主义’全球化危机的说法来支持自己的观点(p. 436-437)。从这一点看,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语言学著作,而是一部全方位、多视角探讨语言多样性的著作。

通过前面的章节,我们确实可以看到语言的多语性尽管与生物的多样性一样重要,但是它却以较快的速度正在消失。如何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来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本书的后三章(7、8、9)专门奉献给语言人权的内容,第七章“语言人权”试图通过法律的手段来维护人们在语言方面的权利。为了展示给读者目前的语言人权状况,作者详细分析了多种国际人权公约。从她的分析来看,语言人权在世界范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有趣的是,通过各国签署有关人权条约的数据,可以清楚的看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完全没有资格充当所谓的“人权卫士”。在语言人权方面,这些‘大语言’国家的状况实在不敢恭维。“多语教育”作为第八章的题目,具有令人寻味的意义。但是我们认为没有法律保证的‘多语教育’只可能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要想让政治家们意识到语言多样性的问题,尚需很长的路要走。另外语言学家本身,也应该积极地、理性地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总之,对于任何关心人类未来的人,本书都会给你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语言问题是大家都面临的问题,大家的问题只有大家来共同努力。为此,我们认为本书对于人类的意义不再只是一本语言学学术著作。

书末附有70页的参考文献,为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便。另外也有人名和术语索引,让您在厚厚的本书中尽快发现想要的东西。

参考文献

Mattusch, Max Hans-J gen (1999): Vielsprachigkeit: Fluch oder Segen f  die Menschheit? Zur Fragen einer europ schen und globalen Fremdsprachenpolitik. 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Mufwene, Salikoko S. (1998): The Ecology of Language: New Imperatives in Linguistics Curricul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ymposium on The Linguistic Sciences in a Changing Context,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30-31 October 1998.

Phillipson, Robert (1992): Linguistic Imperi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pyright, 2000 Liu Haitao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