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lev Blanke

 

Interlinguistische Beiträge.

Zum Wesen und zur Funktion internationalerPlansprachen

 

Herausgegeben von Sabine Fiedler

 

Europäischer Verlag der Wissenschaften PeterLang,

 

405 p.  2006.

ISBN 3-631-55024-3, 56,50 EUR.

 

 

刘海涛  评介

 

作为一种语言学分支学科的国际语学,由于研究者比较少,在语言学的一般著作中很难见到其踪影。这对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如何将一些著名国际语学问题研究者的论文收集在一起,并尽可能在有影响的语言学出版社推出,是一件对学科发展非常有益的事情。

今年五月三十日是德国语言学家Detlev Blanke65岁生日,作为当代著名的国际语学问题研究专家,Blanke博士的“国际计划语言”(1985)一书早已成为本领域的标准参考著作。近年来,Blanke博士在各种语言学专业出版物上发表了不少有关国际语学的文章。这些文章涉及的领域广泛、深入,是研究国际语学问题的重要材料。如果能将这些散落在各种出版物上的文章合集出版,无疑会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们具有重要的作用。德国语言学家Sabine Fiedler就为我们作了这样一件好事,她将Blanke博士近年来发表的14篇文章,精心编辑成本书,并交由国际著名的学术出版社Peter Lang出版。收入书中的文章,均经原作者润色,并对有些内容进行了更新。

鉴于此书对于国际语学研究的重要性,我们在此简要介绍一下此书的主要内容,以便于读者选读。

开篇除了编者Fiedler博士对Blanke先生学术成就的介绍外,也有作者本人写的一个简短说明,这些信息是有利于读者对正文的理解的。

全书14篇文章,依内容被划到4个部分。在题为“国际语学和计划语言”的第一部分里含有4章。这一部分是本书的理论基础,主要讨论、分析了有关国际语学各种不同的定义和观点,强调了应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计划语言问题,提出了区分计划语言方案的28种指标。也有专门一章论述像拉丁语这样的语言作为世界辅助语的问题,这样的研究是必要的,因为至今较为成功的几个半计划语言多和拉丁语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帮助读者发现国际语学学术研究的材料,书中也有一章有关此问题的极为详细的研究。这一部分约有120页,可用作国际语学的导论性著作来使用,因为它涵盖了国际语学和计划语言研究的基本问题和主要的研究方法,甚至还有详尽的文献检索、查阅指南!

第二部分的标题为“国际语学的学术史研究”,由三篇文章组成。这三篇文章实际上是对三位学者国际语学观点的研究和挖掘。第五章介绍了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Wilhelm Ostwald (1853-1932)有关国际语学的主要思想和他在计划语言方面的活动情况, Ostwald是半计划语言Ido的追随者和赞助者。第六章探讨了术语学奠基人Eugen Wüster (1898 - 1977)有关世界语学的工作,从中不难看出术语学的产生与计划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前面两位的名气相比,第七章的主角Ernst Beermann (1853-1936)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德国人。此人能进入Blanke的视野,不仅在于他创制了两种类似于拉丁语的计划语言方案,与其它计划语言的制造者相比,他对于国际辅助语问题和国际语学的一般原则也有独到的见解。这三篇文章形成了一种研究国际语学的新视角,这种用史来探究学科发展踪迹的方法,对于更好地把握学科的方向,理解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有好处的,如OstwaldBeermann有关语言政策的论述,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对Wüster 世界语学研究的全面研究对于世界语学科的发展,以及世界语学和术语学的关系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价值。

第三部分“计划语言的词汇学和词典编撰学”含有4篇文章。第8章对VolapukEsperantoInterlingua的构词法进行了比较,如果将计划语言视为一种正常的,只是在产生方式上与自然语言不同的人类语言,那么用对比语言学的方法进行计划语言间的比较研究,就很有必要了。当然,在选取研究对象时,还应尽可能选择已在某种程度上社会化了的计划语言,因为有人使用的才称得上语言。计划语言间的对比研究固然有用,但由于社会化了计划语言毕竟不多,所以计划语言和自然语言间的比较更为重要,自由通过这样的比较研究,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到语言的特点。第910章,以世界语为例,讨论了计划语言的词汇特点和计划语言作为专业语言的问题。第11章是书中最长的一篇文章,作者在本章讨论了世界语的词典编撰问题,并以德语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近乎完整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对于计划语言,尤为重要,因为对于计划语言的学习者和使用者而言,词典是必不可少的,如何根据计划语言“先有书面语,后有口语”的特点,编出更符合使用者要求的词典,是关乎语言发展的一件大事。

“计划语言的翻译学特征”是最后一部分的标题。这一部分讨论计划语言和翻译的问题,受计划语言发展的限制,本部分讨论的语言主要为世界语。为什么要将问题单列部分进行讨论?因为翻译对于计划语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通过翻译人们可以检查计划语言的表现力,翻译也可增加学习计划语言的价值。在第13章,作者列出了翻译对于计划语言(世界语)的12种功能。研究表明,计划语言是一种不错的翻译中间语言,如早期不少东欧的文学作品就是经世界语转译为汉语的。计划语言翻译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如,由于目标读者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必须对译文的可接受性赋予更多的关注。本部分的最后一章,也是本书的最后一章,它的主题是“柴门霍夫作为翻译者”,这是一个有趣的结尾。为什么这么说呢?本书的第一篇文章讨论的是国际语学作为一种学科的问题,虽然作者给国际语学下的定义是从多种角度研究国际语言交流问题,但国际语学更关注如何通过计划语言来解决这个问题。计划语言作为人类有意创造的语言,其目的是为了简化国际语言交流。应该承认,创造一种语言方案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其社会化。在一种计划语言方案的社会化过程中,难的又是如何开始社会化。我们曾经在《世界语的结构和发展》[1]一文中把世界语的社会化方法“称为基于文本的语言发展。这种通过大量文本的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的方法,有力的推动了语言的社会化。” 大量文本从何而来,在社会化的初期,很难有大量的原创作品,此时翻译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柴门霍夫深知这一点,所以亲自翻译了大量的东西,内容从“圣经”到“安徒生童话”,有诗歌也有戏剧。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的这些翻译是世界语发展的真正“基础”。既然如此,本书这样组织也就顺理成章了,这种“从抽象到具体”的内容安排,正好揭示了计划语言创制和社会化的过程,而在计划语言的研究中应该充分考虑社会因素,也正是本书作者的一贯主张。

为了方便阅读,本书在结构编排方面也有以下特点:不但书前的目录中含有每一章的节标题,而且在每一章的前面也附有本章的二级目录;本书在注释方面延续了Blanke博士著作的严谨风格,书目附有一个51页的参考文献目录,可以似为一个最新的国际语学和计划语言研究书目;还有一个作者2001-2005年间发表著作的目录;极为详尽的人名和主题索引,也非常有利于资料的查找。

总的说来,本书是难得的、高水平的国际语学和计划语言著作,它可视为是作者《国际计划语言》(1985)一书的姐妹著作和更新之作。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书是用德语写成的,这除了再次印证我们所说的德语是国际语学著作的主要发表语言外,也不利于本书在世界范围的流传。

本书目录,出版社征订单其它评论


[1]载《2004学术前沿论丛》,2005.1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75-384页。